白癜风患者在生活中注意什么 http://www.ntltqx.com/baidianfengteseliaofa/pianfangshiliao/466.html

1颌骨相关遗传性疾病

1.1 巨颌症

巨颌症(cherubism,CBM)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。是一种良性、具有自限性的疾病。约80%的病例有家族性遗传倾向,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[22]。主要特征为上、下颌骨呈对称性无痛性肿大。病变区纤维组织在骨髓腔中扩展生长,腐蚀骨皮质,致骨皮质变薄、易折。最常累及的部位为颌面骨、颅骨、股骨和腓骨等。

1.1.1临床表现

幼儿期发病,男性较多见。一般情况下,2~5岁开始发病,青春期最初2年表现为颌骨的快速膨隆;青春期后进展速度减慢;30岁时开始发生骨改建。病变主要侵犯下颌骨,多见于下颌角区,常为颌骨对称性肿大,下颌牙槽突膨胀,使舌抬起,影响语言、咀嚼、吞咽和呼吸。上颌也可被侵犯,若侵犯眶底,可将眼球太高,露出巩膜。上颌受累者常同时伴有下颌骨的广泛受累。颌骨表面光滑或呈不规则形,乳牙移位,牙列不齐,牙间隙增大或牙缺失,有时伴有牙齿萌出困难。

1.1.2X线表现

颌骨对称性膨隆,可有多囊性密度减低区,边界清楚,有少量骨间隔,早期病变仅限于下颌磨牙区或下颌角,继而可向升支及喙突发展,骨皮质变薄甚至消失。上颌结节及上颌窦也可累及。常见多个未萌牙或移位牙位于囊性透射区。

1.1.3 病理特征

肉眼观察病变组织呈红褐色或灰褐白色,质脆易碎。镜下见病变处骨组织被富于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代替。成纤维细胞较多,纤维纤细,排列疏松,其间有大量弥漫性或灶性分布的多核巨细胞。病变后期纤维成分增多,巨细胞减少,同时可见新骨形成。

1.1.4 诊断

根据临床表现、X线特点以及家族史等方面协助巨颌症的诊断。

1.1.5候选致病基因

CBM致病基因存在遗传异质性,除SH3BP2基因外,还存在其他的致病基因,确切分子机制尚不明确[23]。

1.2骨硬化症

骨硬化症(osteopetrosis)又称石骨症(marblebonedisease),主要表现为全身弥漫性骨密度增高,其发病与破骨细胞功能降低,导致的骨吸收功能障碍有关。骨质不能按正常代谢进行破骨与成骨,骨质持续形成并逐渐替代髓腔,一直扩展至骨皮质表面,使骨质极度致密且脆弱,并失去原来的结构,脆性增加,很容易发生骨折,多发性、反复性骨折是其临床特点[24,25]。

1.2.1 临床表现

牙萌出迟缓、先天性牙缺失、畸形牙、牙釉质发育不全、牙根停止发育、牙早期脱落、牙间隙增大以及错畸形等,颌骨弥漫性硬化可发生畸形,由于骨髓腔缩小,易发生骨髓炎,并大范围形成死骨。

1.2.2X线检查

可见全身骨骼普遍硬化,骨质增厚,髓腔变窄或完全闭塞,颅骨变化主要在颅底,表现为密度均匀增加,增厚不明显,颅盖骨密度也可增大。颌骨皮质增厚,骨弥漫均匀硬化,骨髓腔为骨质所充填,牙槽骨硬板不明显。

1.2.3 病理特征

破骨细胞功能缺陷,钙化软骨基质和原始骨小梁重吸收变慢,以致软骨基质持续钙化,骨组织不能改建,钙化的软骨细胞堆积,骨质变的致密而硬脆。

1.2.4 诊断

根据患者全身弥漫性骨密度增高、易骨折及多发性骨折,以及X线特征等可以作出诊断。

1.2.5 候选致病基因

目前认为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骨硬化症相关的致病基因包括CA-Ⅱ,TCIRG1,CLCN7,OSTM1和PLEKHM等,所有这些基因和破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。目前已知的骨硬化症致病基因突变谱见表1-1-1。

1.3 成骨不全

成骨不全(osteogenesisimperfecta,OI)又称脆骨病,是一种累及骨骼、肌腱、韧带、牙本质和巩膜等的疾病,典型的特征是骨骼脆性增加、骨关节进行性畸形、蓝巩膜、牙本质发育不全及听力下降为常见表现,是由于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发生突变,造成胶原合成缺陷,而导致的骨基质形成不全,60%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

1.3.1 临床表现

颌骨的皮质骨变薄,牙本质和牙釉质发育不全,易发生牙釉质折裂及早期丧失,牙本质易磨损,牙冠可磨损至牙槽嵴,牙冠小,牙根短,牙髓腔常闭塞。

1.3.2病理特征

骨皮质变薄,骨小梁纤细稀疏,呈纵向排列,无交叉的骨小梁。骨髓腔内有许多脂肪及纤维组织,骨较正常短,周径变细,两端膨大。

1.3.3诊断

根据骨脆弱、易骨折以及巩膜的颜色特点,可初步进作出诊断。

1.3.4 候选致病基因

Ⅰ型胶原基因突变是临床各型成骨不全的主要病因。90%的OI是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COL1A1或COL1A2发生突变而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;其余成骨不全则主要是由于调节Ⅰ型胶原基因转录或翻译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,如CRTAP,LEPRE1,PPIB,SERPINH1,FKBP10等基因突变。目前已知的成骨不全突变谱见表1-1-2。

表1-1-2成骨不全突变谱

1.4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

锁骨颅骨发育不全(cleidocranialdysplasia,CCD)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20%~40%表现为新突变。以锁骨缺如/发育不良、多生牙为主要特征,半数以上有家族史。

1.4.1 临床表现

口颌表现,面型圆短、小脸、额顶部突出,上颌骨、颧骨发育不全,鼻根宽、鼻梁塌陷,眼距宽。腭盖高拱,可伴有腭裂、腭黏膜下裂,下颌骨联合延迟、上颌骨发育不良等。乳牙萌出正常,除第一恒磨牙和其他个别牙外,多数恒牙不能正常萌出。正常恒牙牙冠形成后,牙板再次形成多生牙,在上颌中切牙和尖牙部发生率较高。乳牙吸收缓慢或恒牙萌出受阻,这些特征与骨吸收障碍有关。恒牙根的形态异常出现于萌出停止之后。

1.4.2 病理特征

骨质出现硬化特征,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稀少,细胞间缺乏结合质,骨髓腔较小,其中血管少,呈显著的纤维性变。

1.4.3 诊断

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作出诊断。

1.4.4 候选致病基因

RUNX2基因突变在锁骨颅骨发育不全患者中的检出率为65%~80%,在家系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散发病例。

RUNX2定位于6号染色体,又称为CBFA1基因,编码成骨特异性的转录因子。

1.5 下颌面骨发育不全

又称多发性面部异常综合征或第一鳃弓综合征,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患者呈特征性的鸟面容,睑裂斜向下外方,下睑缺损呈切迹状。面骨发育不良,尤以下颌骨和颧骨发育不良显著,正常颧骨隆突消失,小颌畸形、巨口畸形,整个面部呈鱼样,面部瘘管。腭高拱,牙齿排列异常,唇裂。

来源:今日遗传咨询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bvaw.com/kjscys/113562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